年轻人成被执行人案件呈上升趋势 信用修复辅导专员让他们“知错能改”-全球播报

2023-05-05 11:29:24     来源 : 江南晚报

青年信用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可有些年轻人却成了被执行人,被限制高消费,甚至被决定拘留,让人深感惋惜。

昨天上午,锡山法院以“释放执行善意、让青年向‘信’而行”为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近年来该院执行过程中发现的年轻被执行人案件增多的总体情况和典型案例。

以案说法


(资料图片)

超前消费导致“失控型”负债

分期购买高档手机还不上款

今年3月,锡山法院受理了一批申请执行人为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案件,其中,十几名二十余岁的年轻人在2021年至2022年期间以“分期购”的形式通过网上购物平台花费一万余元购买高档手机,后因逾期支付后续款项被起诉至法院并进入执行程序,个人财产被强制执行的同时,相关失信记录也被纳入征信报告。

锡山法院通过梳理发现,18-28周岁的年轻人成为民商事纠纷主体的比例有所增加,相应的,年轻人成为被执行人的执行案件也呈上升趋势。“‘失去信誉’正成为影响年轻人未来发展的重要原因。”锡山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执行局局长潘洪峰表示。

“上述案件属于超前消费导致的“失控型”负债。”潘洪峰告诉记者,一方面,大量年轻人使用网上借贷平台支取资金,“频繁、小额”导致他们对总体负债情况不敏感;另一方面,网络购物平台提供的便捷分期付款促使年轻人忽略了自己的真实消费水平,等到还款期满才发现已经无法填补漏洞。

阅历不够导致“被动型”负债

挂名公司法人怎料成“背锅侠”

“我们还办理过一起案件,属于年轻人因阅历不够,从而导致的‘被动型’负债。”应届毕业生小王受聘进入某公司工作。入职没几天,老板就表示对他很赏识,主动提出让小王担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并承诺给小王加薪。小王并没有多想,就答应下来并办理了相应手续。工作几个月后,小王因待遇问题离职,一年之后他在购买机票时却被告知涉及执行案件不能购买。小王几经打听才得知,原公司因欠付巨额债务已被法院强制执行,小王作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也被限制高消费。小王被迫踏上“我不是真实法定代表人”的维权之路。

“对信用重视程度不足是年轻人成为被执行人的更深层原因。”潘洪峰告诉记者,不少年轻人没有将欠债与被起诉联系起来,败诉后也没有认真对待判决结果,导致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在执行阶段,他们对执行法官的有关拒不履行生效判决的后果等警示不够重视,尤其对“限高”“纳失”等影响今后生活甚至前途的后果预见不充分,导致电子支付被冻结、无法申请银行贷款、找工作被拒等情况发生时十分被动。

具体举措

首创设立“信用修复辅导专员”

“今年一季度,我们首创设立了信用修复辅导专员制度,帮助年轻被执行人做好守信引导和失信修复。”潘洪峰介绍,年轻被执行人出现拒不申报财产等失信行为的,辅导专员发送《纳失预警告知书》,并设立纠正违法失信行为的宽限期,减少年轻被执行人被“纳失”的几率。已被纳入失信人名单的年轻被执行人在履行付款义务后,修复辅导专员将操作屏蔽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的公示信息,出具《信用修复证明》,被执行人可在日后就业、贷款等方面不受其影响。

2019年6月,小李筹资开设了一家宠物医院,投入了大量装修费用,还招聘了多名员工。宠物店仅开门营业几个月就因欠付场地租金、工人工资、借款等多笔债务而倒闭。此后,小李未能及时处理工人工资及买卖合同等纠纷,导致案件都进入了法院执行程序。“你还年轻,创业失败了还可以重来,如果丧失了诚信,你将很难在社会立足了。”执行法官联系到小李,通过信用辅导专员向他发送了《纳失预警告知书》,希望他能够尽快地筹措款项,到法院执结掉这些案件。

最终,锡山法院处理了4名工人的劳动报酬执行纠纷,标的额总计62500余元。在拍卖完小李在外地的一处商铺后,小李在近日已将工人工资案件履行完毕,其他案件达成了执行和解协议,“我们通过执结的案件给他发布了信用修复证明,帮助他通过重新打工或者创业的方式来继续履行债务。”

律师提醒

年轻人要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

联盛律师事务所无锡分所党支部书记鞠爱军建议年轻人要理性消费,不要盲目跟风,要量入为出,不要购买自己承担不起的负担。同时,如确实需要贷款消费尽可能选择一些正规银行机构或大品牌的贷款平台进行贷款操作,在签署相关文件时要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弄清楚自己的权利义务,了解自己应当支付的款项和支付时间,提前做好规划,以免逾期违约。

鞠爱军还建议年轻人关注和珍惜自己的信用记录,及时支付贷款、信用卡等款项,避免意外逾期以及恶意拖欠,以免影响自己的信用评级。如果因特殊原因无法按时支付,请及时与银行或相关机构联系,积极协商解决,避免不良记录影响自己的信用。

(记者 晓城)

标签:

推荐文章

X 关闭

最新资讯

X 关闭